忙忙碌碌的人们,有时候真不知道自己在谋求什么?忽略了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,不知不觉中拣了芝麻丢了西瓜。
更多的人都在透支健康,燃烧生命。理由很简单:工作忙、应酬多。不注意生活方式,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,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。
即使生病了,也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,把锻炼身体和保养身体寄托在退休之后。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,要再多身外之物又有何用?“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”。
世界上再富有的人,也无法用金钱买回健康。如果健康没有了,生命没有了,一切都将归为零。无论你是干什么的,无论你做多大的事业,健康一定是你所有利益的唯一保证。
有些人,贪了百万想千万,贪了千万想万万,到了嗜钱如命的地步了。殊不知,钱到一定地步,就变成了一堆数字、变成了让你心惊肉跳、寝食不安的数字。
还有些人,没有多大的领导才能和水平,也没为老百姓做多少实实在在的政绩,一心直想往上爬。对岗位挑肥拣瘦,对自己没有正确认识,还觉得谁都对不起他。
要正确理解“满足”:往大说,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我们不应该满足。往小说,个人修养的提高,也不应当满足。所谓的满足,更多的是知足,知足常乐。
如今社会好像到了信任危机的时代,“不信任”的情绪四处蔓延。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不信任的情况,一系列食品安全等公共事件,使政府的公信力正在遭到社会的质疑和挑战。老百姓对过去崇拜的明星、知名企业,也开始将信将疑。
当人们一日三餐,吃的喝的都不敢确信是否有保障时,这个社会还会有多少信任?人们还能有多少幸福指数?
只有重构社会信任的氛围和文化土壤,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亲情、少一点私利,多一点真诚、少一点猜疑,我们才能享受来到人世因相遇、相识、相知而得到的这份缘分,以及这份缘分带给我们的那份美好和温馨。
俗话说:为人不做亏心事,不怕半夜鬼敲门,这就叫心安理得。
孔子说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
现实中,凡做了亏心事,干了缺德勾当,强取豪夺、贪得无厌者,哪一个不是整天提心吊胆,吃不香饭、睡不安眠。这样的人,即使有权有势,有钱有财,表面上看很风光、很气派,内心里他能感到幸福吗?能享受幸福的真正滋味吗?
幸福不是别人的感觉,而是自己内心的体验。
幸福并不昂贵也不遥远,她就在我们身边,在我们平常生活的点滴中。只要行得端,走得正,没有害人之心,不做亏心之事,就会活得踏实、坦荡。即使生活并不富裕、即使无权无势,也会在这份心安中享受别人难以体验的幸福。
评论